首页>>信用动态

芝麻信用体系建设:生活场景和金融场景并重

“从生活场景出发、布局衣食住行各个行业的同时,芝麻信用也在力推与金融机构的对接合作,包括传统金融机构和互联网金融机构。”针对市场上有关芝麻信用自上线以来被认为侧重生活场景的误解,芝麻信用首席数据科学家俞吴杰日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芝麻信用将继续扩充生活场景,同时也将力推金融场景,即与金融机构对接,坚持“两条腿”走路。

  资料显示,今年15日央行发布8家机构个人征信业务准备批文后,128芝麻信用就推出了芝麻分,并在2月初上线了第一个商户神州租车,用户凭借良好的芝麻分在神州租车有机会获得免押金服务的便利。随后芝麻信用开始了快速的发展历程,截至目前,芝麻信用开通用户有5000多万户;享受生活场景应用的服务人群几十万人;3月芝麻信用同阿里旅游平台“去啊”合作推出的“信用住”,目前已经有近一万家酒店支持。

  对于芝麻信用为何从生活场景出发这一问题,俞吴杰表示,首先,央行征信系统运行已有近10年,整个征信在金融领域已经有一定规模,但征信在中国的生活场景中最缺乏。“征信在中国的应用可能更多停留在金融领域里,大家平时的生活可能感知不到信用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也不知道可以在哪些场景应用,这和发达国家是有差距的。无论在美国还是欧洲的很多国家,至少在普通百姓的心目中信用是一个很有价值的东西,这个理念非常深入人心。”俞吴杰说。

  其次,信用的好坏没有现实意义的奖惩感受。俞吴杰说,人们在生活场景当中怎么样去体现诚信文化,怎么样让人们有一个体感和意识,这是个很有挑战的问题。同样,为什么现实生活当中确实会出现很多的不守信行为呢?究其原因,是日常生活当中缺乏一个信用的抓手,没有人告诉你,除了金融领域外信用能够带给你什么样的价值;平时如果做得非常好的话,对你未来有什么好处;出现不诚信行为未来会有什么样的惩戒,会对你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不便利。希望通过类似生活场景的开拓与传播,让人们能够充分感受到日常点滴守信行为能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价值。

  不过,由此也引发市场关于芝麻信用侧重生活场景、上线以来较多推广其衣食住行等生活场景方面应用,而较少提及与金融机构合作的提法。对此,俞吴杰并不认同。他说,芝麻信用具有非常强的金融属性,本质在金融领域。

  事实上,从今年2月芝麻信用上线第一个商户神州租车时,芝麻信用已经开始与传统金融机构以及部分P2P和消费信贷等新兴机构展开了深入全面的测试与合作,也沉淀了很多数据。据介绍,除了在消费信贷领域与招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好期贷”以及兄弟品牌蚂蚁微贷“花呗”达成合作,目前已有多家P2P与芝麻征信合作。3月,P2P银湖网和上海前隆金融旗下手机贷已经与芝麻信用达成合作,后者在其网站称,芝麻信用上线之初就与其对接。6月,在线金融搜索平台融360宣布与芝麻信用合作,融360为较高芝麻分的用户提供贷款优先审核。同月,P2P点融网与芝麻信用达成全面合作协议,在反欺诈、风险控制等业务上展开全面深度合作。

  “虽然芝麻分有极强的金融属性、专业度以及非常出色的实践效果,这一块讲的并不是特别多,因为征信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已经比较普遍。我们更多强调生活场景是希望传达给市场更多的信息,信用贯穿在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俞吴杰还解释说,认为芝麻分不够严肃、可能较偏娱乐化的观点是误解。整个芝麻分从模型开发的样本选择、特征选择,到最后的性能评估,都有一套非常完整的、与金融和征信密切相关的体系,样本主要来自于阿里巴巴集团和蚂蚁金服集团过去数年时间积累起来的信用借贷业务数据,当中既有正常还款的用户,也有逾期等违约用户。此外,模型开发过程当中应用最为成熟的,是现在信用评估行业最为通用的逻辑回归的算法,同时在整个特征选择时也会重点考察那些和金融特别相关的属性,比如个人信息是否充分、地址和联系方式是否稳定、消费能力的档次评估等传统征信行业考虑的因素。

  “芝麻信用的最终目标是希望人和人之间的信任变得更为简单,所以在生活场景当中还会不遗余力地继续往前推。同时,让人和商户之间信任变得更简单,赋能合作伙伴开发出更多便利的产品,能够让更多人享受到信用带来的便利,更好地实践普惠金融,提供更高效的金融服务,这是芝麻信用整个从生活领域到金融领域希望给社会带来的价值。”俞吴杰说。

咨询热线:010-56077445 QQ在线咨询:2493816020 版权所有 @ 恒邦普信信用评价(北京)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东亚上北创业中心6-1510 邮编:102208 工业和信息化部政务服务平台备案:京ICP备13004835号 全国公安机关互联网站安全服务平台备案: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15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