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基于实践的迫切需要和充分的政策法律依据,在中央文明办的积极协调和各单位的共同努力下,中央八个部门和企业近期会签了《备忘录》,拉开了第一轮联合惩戒失信被执行人的序幕。
一个健康的社会,心是一个人人讲诚信的社会。当大家都讲诚信时,也会大大减少经济活动的成本,降低人际交往的心理负担,提高办事效率,大大增加幸福感。诚信社会,是人们迫切希望建立的。这次中央文明办等部门努力下,中央八个部门共同出手,会签了《备忘录》,朝着建立诚信社会的目标迈出了重要一步。
构建诚信社会,就要让一些人不敢失信。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如若一个人有不讲诚信的行为,那么把这些他个人的不良信息存入他的个人档案中,在他从事贷款、交通、消费等行为时,受到限制,这些加大了他个人的失信成本。这次《备忘录》中,就有这方面的内容,对失信者的惩戒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禁止乘坐飞机、列车软卧;二是限制在金融机构贷款或办理信用卡;三是失信被执行人为自然人的,不得担任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这无疑是对失信者挥出的一记重拳,也能教育更多的人来守信。
构建诚信社会,还要让一些人不愿失信。长期以来,一些人之所以拒不履行法院判决,充当“老赖”角色,就是因为他能从中得到很多利益,而损失却很小。这次《备忘录》中就规定了信用惩戒可以采用的措施: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一些失信被执行人的名单,并在媒体广为发布,对失信被执行人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营造构建诚信、惩戒失信的浓厚氛围。这样,失信人就成了“过街老鼠”,信用丧失的他们将暴露在阳光之下,再无遮挡,也无藏身之所。此情之下,一些人必不愿再失信,从而自觉讲诚信。
构建诚信社会,政府部门联动很有必要。不可否认,打击失信行为,某个人或某个部门的力量是有限的,常常会心有余而力不足。当中央多部门联手,向失信被执行人出拳时,就会对他们形成很大的震慑,也能堵上失信人逃避打击时钻的漏洞,让失信行为越来越少。压制邪气,就弘扬了正气,逐步在社会上树立诚信之风。
构建诚信社会,对于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中国梦”非常重要。有了诚信的大环境,人们就可以甩开膀子办事创业,迈开步子奔向富裕文明新生活。中央文明办等8部门,举行“构建诚信、惩戒失信”发布会,吹响了构建诚信社会的号角,鼓舞人心。